最新消息
快速入口
碳排放交易尴尬:70余家企业“缺席”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最新消息
碳排放交易尴尬:70余家企业“缺席”
更新日期:2013-11-20  浏览:2950

  最近几天,不断有企业三天两头往北京环境交易所跑。这些企业办的是同样一件事—开立碳排放交易账户。


  这被视为北京碳排放交易开启的前奏。“现在已经可以开户了,目前不针对个人,只针对企业客户,11月28日北京碳市场将正式开市。”


  目前暂定参与北京碳排放交易的企业为435家,而此前北京强制纳入碳排放交易的企业为500多家,部分企业得以豁免。


  “消失”的70余家企业


  据此前上报至国家发改委的《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实施方案(2012~2015)》(下称《北京试点方案》),被强制纳入的交易主体为,北京市辖区内2009~2011年,年均直接或间接二氧化碳排放总量1万吨(含)以上的固定设施排放企业(单位)。


  北京环境交易所人士称,北京市强制纳入的企业有五百多家。具体到单个企业的配额发放,并非由交易所负责,主要是依据行业指南,每个行业的配额发放是不一样的,每个行业也都有自己的方法学,根据这个方法学,再由第三方机构来核查,核查之后就有个数。


  举例来说,在今年8月份,首钢总公司能源环保部就曾专门组织完成了该公司2009至2012年二氧化碳的排放情况统计分析,并形成数据报告报送到北京市相关部门。此后又迎接中节能咨询公司等第三方的核查。按照北京市关于二氧化碳排放历史数据填报和未来3年碳排放增量预测,首钢总公司报告了2009至2012年二氧化碳历史排放数据,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配额核算。


  值得关注的是,并非所有符合排控标准的企业都参与到了碳交易中来。


  官方数据是实际参加的企业数量为435家。“这次总共是500多家,有些企业就没参加,现在真正参加的有435家。”


  有些纳入的企业不参加就不参加了,“很有背景的央企是很厉害的,后台硬”


  不过,这70余家企业是否会加入自愿减排行列或参与到未来的批次中,该人士并未给出答案。


  他认为,参与企业都会考虑成本,深圳那边是强制交易的,所以才有人参与,但“碳交易要想真正市场化的话,至少需10年时间”。


  年底有望完成首单交易


  根据北京环境交易所官网介绍,履约机构和非履约机构都可以参与北京碳排放权交易账户开户,其中,对履约机构暂不收取开户费和年费。


  交易所人士同时证实,如果顺利,北京碳交易市场将在28日正式开市。


  据了解,北京环境交易所目前已完成试点场内交易规则的编制,电子交易平台建设也已经进入了试运行阶段,待北京碳市场启动后,下一步还将开展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争取今年年底实现第一笔碳交易。


  碳交易全称为“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买卖。简单地说,就是多排放二氧化碳的企业从少排放的企业那里购买配额。


  此前,深圳的碳交易平台已经于今年6月18日上线。刚上线时,一吨碳的交易价格是28~30元,目前交易价格大体稳定在每吨80到90元,交易量为12万吨左右。


  深圳交易所负责人曾向媒体表示,明年6月份,“工业板块”的635家强制控排企业将进行履约递交,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将得到大幅提升。


  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研究部副主任柴麒敏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深圳自身碳排放量不大,“它的典型意义并不强,对于释放市场信号的象征意义大于碳交易带来的经济和环境意义”。


  在没有新的形式出来前,未来碳交易的市场空间还是比较大的,“北京这边的政策方面比深圳要早,但因为是首都,影响比较大,所以北京碳市场的时间靠后了。”(转自:搜狐)

 


 

声明:


  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